两名外国人神不知鬼不觉“作了案”
地铁涂鸦事件让新加坡神经绷紧
2010-06-15 17:19
::本报特约记者 凌德
5月25日,新加坡警方逮捕了涉嫌在地铁列车上涂鸦的33岁瑞士男子费克·奥利弗,并通缉另一名怀疑涉案的29岁英国男子劳埃德。一个看似偶然的涂鸦事件,为何使得新加坡当局如此紧张?
5月中旬,一名瑞士男子及一名英国男子偷偷潜入新加坡地铁樟宜车厂,在列车上大肆涂鸦。由于新加坡一向视破坏公物为重罪,加上事件刚巧发生在新加坡地铁恐怖袭击阴谋被揭露的敏感时刻,此次涂鸦事件在当地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前几年,新加坡《联合早报》曾报道来自新加坡内部安全局的消息,称“伊斯兰祈祷团”的恐怖分子曾计划攻击新加坡义顺地铁站。今年5月新加坡媒体又透露,在被印度尼西亚武装部队击毙的恐怖组织成员的家中,找到一份新加坡地铁路线图,图上的乌节地铁站被圈了起来,怀疑它可能是恐怖组织选定的攻击目标。而地铁列车涂鸦事件恰恰发生在此时,顿时引发舆论大哗。
地铁发烧友发现“作品”
18岁的新加坡学生王友源,对新加坡地铁深感兴趣,成为一个地铁发烧友网站的常客。这个网站有30多名发烧友,5年前由几个发烧友发动建立。他们喜欢在虚拟世界讨论及分享各种与地铁相关的事,比如地铁每一节车厢的号码怎么排序,列车内外的广告,哪一辆列车在哪天穿行哪条路线,地铁月台上的玻璃屏门安装工程的进展等等。
5月中旬,王友源像平时一样,很注意观察地铁列车,意外地发现其中几节车厢多了一些很特别的涂鸦,他一直以为那是艺术节的宣传列车。为了拍摄这辆列车,王友源从地铁的勿洛站跳上车,坐到景万岸站下车,把画面拍摄下来,并在5月18日上传到YouTube网站与网友分享。令王友源意想不到的是,自己拍下的地铁视频,竟成为新加坡媒体的头条被热议。
原来,新加坡媒体事后披露,列车上的图案并不是广告作品,而是涂鸦,而且涂鸦客是在5月16日深夜到17日凌晨之间,剪破樟宜车厂的铁丝网潜入做案,事后悄然离去,几乎是神不知鬼不觉。最令人惊讶的是,铁丝网被剪破了,列车被涂鸦了,地铁公司的保安人员从头到尾,毫不知情。
两案犯一受审 一被通缉
在案发两天后的5月19日,新加坡警方接获报案后,立即采取行动,并在追查约6天后也就是5月25日,逮捕怀疑涉案的33岁瑞士男子费克·奥利弗,并通缉另一名怀疑涉案的29岁英国男子劳埃德。
据奥利弗在社交网站上登记的资料,他在新加坡一家信息科技公司担任高级顾问,在新加坡工作约3年。他通晓不少语言,包括德语、英语、法语及意大利语。根据新加坡警方指控,奥利弗在5月16日深夜至隔天清晨之间,和劳埃德共谋擅闯位于樟宜路的地铁车厂,触犯“保护区和保护地法令”。其余两项破坏公物罪名指的是,两人在未经授权下,先剪破属于陆路交通管理局的车厂铁丝网,然后在地铁列车的两节车厢上喷漆。
6月5日,费克·奥利弗被控上法庭。在庭上,奥利弗提出延缓案件的申请,以让他寻求法律咨询。他告诉法官,自己难以筹得高达10万新元(约合人民币49.5万元)的保释金,希望数目可减少到4万新元(约合人民币20万元)。奥利弗说,他在本地有工作有房子,身上没带护照,所以没有逃离新加坡的风险。他还说自己一向奉公守法。
不过,主控官反驳说,奥利弗有逃离新加坡的可能性,因为他在本地没有亲人,在本地的雇佣合约也已结束。法官最终以该罪行是严重涂鸦为由,裁定其保释金为10万新元,而担保人必须是本地人,奥利弗的护照也被扣留。
至于被通缉的劳埃德,外界分析他在案发后已逃到香港。新加坡日前发出文告称,已向初级法庭申请对劳埃德发出拘捕令,并获得批准。
新加坡和香港特区有引渡协议。新加坡资深刑事律师阿莫勒星指出,英国和新加坡都属英联邦国家,因此即使英国男子逃回英国,新加坡政府还是有权要求他被引渡回新受审。律师指出,除非劳埃德是政要或是外交使节,享有外交刑事豁免权,否则他一定要被引渡回新受审。
在新加坡,涂鸦以及破坏公物,除了罚款或监禁外,还外加鞭刑。触犯破坏公物法令者可被判罚款最高2000新元(约合9900元人民币)或最长监禁3年,外加鞭打3~8下。擅闯禁区者则可被判坐牢最长两年,或罚款1000新元(约合4950元人民币)或两者兼施。1994年,18岁美国青年麦克菲,因涂鸦汽车被判坐牢4个月和鞭打6下,引发轩然大波。这次瑞士人在地铁列车上喷漆涂鸦,瑞士和德国媒体都广泛报道,引起当地许多人议论,大多数人认为被告应受到严惩。一旦罪名成立,费克·奥利弗可能被判入狱及鞭刑。
地铁曾被恐怖分子锁定
不过,这一事件成为新加坡全国上下热烈讨论的课题,主要是因为事件暴露了新加坡地铁出现重大安保漏洞。
多年来,新加坡的快捷交通系统就一直成为外国恐怖组织成员计划攻击的目标。有鉴于此,新加坡在2004年成立公共交通保安委员会,汇集了陆路交通管理局等6个部门及本地两大交通业者的代表,定期商谈公共交通系统安全事项,加强地铁站、地铁、公交和公交转换站的安全措施。去年,新加坡警方又成立新部门,专门负责保护当地的公共交通网络。新加坡人也经常在车厢听到广播,要求乘客留意车厢里的可疑对象。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的反恐学者阿查亚博士,在接受《联合早报》的采访时说,费克·奥利弗从潜入车厂到进行涂鸦后离开,应该花了一段时间,却没人发现他的行踪,事后也没人发现地铁出现异样,显然是一次“严重的安保疏漏”。由于地铁流动性大,人流量大,一向是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涉案男子能轻易潜入车厂做案,难保恐怖分子不会使用同样方式,放置炸弹进行破坏性活动。
阿查亚认为,交通业者应该24小时确保车厂的安全,若没人随时监查闭路电视的画面,这些资料往往在事故发生后才起作用,因此巡逻人员的工作很重要。若车厂加紧巡逻,应可及早发现擅闯者,并制止他的行为。此外,工作人员在交通工具出发前,应彻底检查车辆。
地铁公司紧急加强安保
不过,新加坡地铁乘客对地铁涂鸦事件有两种看法,部分人质疑地铁公司保安措施的完善,及公共交通执法人员是否称职,部分则认为无需过度反应。
37岁的市民黄瑞龙说:“地铁都已被涂鸦了,竟然不知道,还敢如常操作,保安真是漏洞百出。”虽然他担心乘地铁时的安全,但又没有其他方式替代,只好自己提高警惕,注意四周情况。
也有地铁乘客态度宽容,在零售部门服务的旋全(50岁)便认为,公众其实不必太紧张,这只是一起个案,她相信地铁公司今后会加强安保。
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9日报道,针对地铁樟宜车厂出现“严重保安疏漏”,新加坡地铁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苏碧华深表遗憾,并表示地铁公司已加强安保措施。新加坡地铁公司副总监蔡建仲指出,地铁公司属下的5个车厂占地面积广,以樟宜车厂为例,占地25公顷,相当于32个足球场,围栏长3公里。考虑到车厂面积,地铁公司将采用科技手段,如加强车厂周围每个角落的能见度、装置蛇腹形铁丝网,增设更多闭路电视及安装闯入警觉系统,进一步加强保安,避免重蹈覆辙。
2010年9月23日星期四
2010年9月2日星期四
备考要领

(试卷一)
实用文
• 公函、私函选做什么哪一项?
– 哪个容易写就写哪个。
– 以速度为主。
– 在三十分钟内完成。
– 格式保证不要被扣分。
作 文
• 基本原则
– 只做报章读后感。
– 实在不明白报章读后感的题目,可酌情选做其它题目。
– 但要保证自己不偏题,不离题。
– 九十分钟时间。
– 至少十五分钟时间用来审题,思考,及列提纲。
– 现在就纠正自己的错别字!!!
– 不要迷信字典!你会没有时间去查字典!
报章读后感
• 表达立场:
– 悲愤 惊讶 震惊 深思 汗颜
– 失望 愤怒 沉重 担忧 感触良多
– 兴奋 期待 值得鼓励 大力表彰
过渡句
•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问题/现象的发生呢?
• 这个问题/现象如果继续下去,会带来以下后果。
• 要解决这个问题/制止这类现象,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常用俗语
• 人心齐,泰山移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言教不如身教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阅读理解
(试卷二)
• 综合填空
– 阅读上下文,再确定答案。
– 成语掌握得越多越好。
• 选词填充
– 十五个待选词语中,先找出二至三组同义词。如确定为同义词,其中必有一词是答案,则同组另外一词可淘汰。
– 根据上下文及个人语感,确定空格中应该是两字词语还是四字成语。然后再在所提供选项中找出相应词语。
• 理解测验
– 排除法最常用。
– 先看题目后读篇章。
– 根据题目找答案。
– 注意最后一题通常为总结性题目,要根据全文内容回答。
• 理解问答
– 复述题:完全照抄/稍加改变。
– 重组题:答案在原文中,但要加以整理或分析。改变原文的表达方式或语言次序。
– 解释题:解释词语或解释句子。理解后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 分析题: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等。两个特点,两个例子。
– 发挥题:在原文观点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举出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解释+自己的看法(+举例)。
是否同意,明确表态。根据文章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
不要与作者唱反调。除非你有充足的理由。理解后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订阅:
博文 (Atom)